我如何看待微信“红包照片”这次的变现尝试

红包照片

首先是一些额外的细节和第一次(引用自知乎用户 @吴亮 的回答):

  • “查看大图”界面是赠送红包提醒和广告
  • 红包图片依旧可以设置分组
  • 只有赠送了红包的用户才可以点赞和评论
  • 用户该条状态下回注明赠送了红包的总人数,这突破了朋友圈的关系链壁垒。
  • 红包金额随机
  • 微信在6点30分就关闭了该功能
  • 真实图片可以通过抓包获取。

最后两点恰巧说明了这只是微信的试水,好戏在后头

关于朋友圈变现,上一次是朋友圈的高端品牌广告。微信在这一块的动作向小心谨慎,今天突然这么一搞,着实激起了非常大的波澜。但是对于这次尝试的形式,我还是要打问号,主要针对这种形式的场景的定位。

普通用户的需求

如果认真观察朋友圈今晚发的红包图片的噱头,大部分内容都和“私密”照片有关。且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骗照。虽然算是纯粹涂新奇好玩的心态发布内容,但是这些内容恰巧说明了普通用户不会真的在朋友圈发布私密照片。并且从内容的生产和消费链来说,普通民众向来习惯于伸手消费。

具有价值内容生产者

最简单的群体,如网红。先不管法律方面的问题,随便发发肉照,金主们甩钱点赞几乎是轻而易举。而更进一步,则应该是一些受众更广的内容,如高质量的图文,八卦小道,幽默荤段子。

因此本质上还是具有价值的内容变现。只是,目前朋友圈的这种变现模式是否合适呢?

变现环境

从内容变现的角度来说,内容生产者需要尽可能多的用户参与消费。而朋友圈这种天然的关系链壁垒并不适合用户量的扩张,因此如果是建立在微信的“朋友”关系上,变现的增加将便得非常困难。微信如果想要在朋友圈完成有效的变现,必须引入一种可以面向所有用户的角色。本次尝试中“X人看了照片”就可以看出端倪。

或许后面还有好戏

所以如果只是今天试水的这种形式的话,变现将会很困难,但是这只是微信的一次试水,我相信它不会仅仅为了营销做一次这样的功能尝试,抑或只是搞新奇特搅乱自己的产品。所以如果朋友圈变现这个大方向没错的话,微信下一步可能会:

一、公众号开启付费模式,并且可以在朋友圈看到更新

上面的分析已经说了,想要变现能得到量级上的增长,变现的对象必须是可以面向所有用户的角色,而目前微信体系中最符合这种角色的对象就是公众号。我认为普通用户的红包图片功能也会保留,但是成体系能真正形成量的肯定是公众号这样的内容生产者。(就像朋友圈发图卖货和在微店卖货的区别)。

二、付费朋友圈内容自定价

付费内容自定价,这是必然的,但是有可能还是会限制上限,并且我倾向认为数额不会很大。

为什么?因为朋友圈之所以能变现的原因是因为用户的总量和用户的频繁打开。然而用户频繁打开的基础是他们自身的社交链,这是朋友圈这个产品的基础以及用户的核心需求,朋友圈变现的付费产品,只能是电视剧中间插播的广告,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占用用户的时间,完成消费。

这意味着提供给用户消费的内容不会太长太复杂,进而也决定了其产品定价也必然很便宜。

Tools & Services I Use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